背景图
《包宝宝》戳中了怎样的痛点?

睡前聊一会儿,梦中有世界。前两天,一部七八分钟的中国风短片《包宝宝》,获得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短片奖,细腻的描述、大胆的想象、感人的剧情,打动了无数观众,也戳中了不少中国家庭的痛点。受党报评论君的邀请,今晚我们来聊一聊这部短片。

这部由华裔女导演执导的短片,用华人家庭的形象和场景,讲述了一个中国人熟悉的话题:妈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“控制”,以及如何面对长大以后的孩子。短片火了之后,很多网友留言,“我就是包宝宝……”“真的是从小生活在妈妈的管制下,让现在的我逃离远方。”共鸣不少,正是因为短片直指中国式亲子关系中最常见的一个问题,那就是孩子很少被当作独立的个体看待,而被视为父母生命的延续。这个过程中,理直气壮地对孩子的生活加以干预,以爱之名实施控制、以付出为由要求回报,成为不少家庭的常态。

我们要开车,得先学习驾驶技能;我们想跳舞,得先练习基本动作,然而如何当父母,却并不需要持证上岗,后天的学习只能靠耳濡目染或自我领悟。这也告诉我们,如何陪伴与帮助孩子成长,真的是很难的一堂人生课。好在,近些年,自我反思的父母越来越多,在孩子长大后适当的“退场”,逐渐为人们所接受。电影《狗十三》,揭开了那些久藏的年少时的伤疤,让很多人泪流满面;电视剧《老男孩》中的亲子教育,也给不少年轻父母以思考。应该说,亲子关系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这条路,中国的父母虽然走的不快,但一直在努力。

有段话流传多年。“我们等了一辈子,都在等父母一声抱歉。父母等了一辈子,都在等我们一声谢谢。遗憾的是,大多数人都没有等到。”记得当年,我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,不容商量地坚持,去哪儿上大学都行,只要不留在老家的城市。然而,在离家13年后,在看了《包宝宝》之后,我的第一反应是,如果说为人父母需要思考的是如何适时得体的“退场”,那么,作为子女则更应该思考如何给日渐老去的父母一些安慰。其实在很大程度上,《包宝宝》这部短片不仅仅探讨父母和孩子的相处方式,也启迪我们什么是爱、如何去呵护爱。这个问题上,父母固然需要反思,为人子女也必须检视自己。

另一个层面来看,短片能在奥斯卡金像奖这个舞台上获得认可,甚至引起了全世界的共鸣,也说明爱是世界共同的语言,如何处理孩子和父母的关系,如何在生物繁衍基础上构筑一个温情脉脉的社会,是这个时代面临的普遍话题。在短片《包宝宝》中,年幼时候获得母爱的呵护与陪伴、青年期产生的对母爱的隔阂与疏远,从梦中惊醒后母子相互理解,家庭再次洋溢着幸福……短片中所体现的爱与奉献、离别与守候、伤害与悔恨,这些洞穿所谓文化差异的次元壁,让更多人内心感受到亲情的力量。

青春可能是,突然发现了自我;成长也许是,开始发现每个人都不容易。我有一个朋友,小时候,他觉得爸爸无所不能,简直像个英雄;上大学后开始发现爸爸其实很普通,甚至有些窝囊。等他成为爸爸,却发现人生不易,自己并不比当年的父亲成功,也很担心儿子不再把他当作英雄。如今每次过年回家,无数次,他都想拥抱一下爸爸。为人子女,总有一天会长大成人。亘古不变的自然法则提醒着我们,需要有更为长远的眼光来思考父母之爱这个话题,认识到没有人生来就会做父母,原谅父母囿于时代、智识、经历的局限性,或许有一天就能释然:他们或许做得不够好,但给予我们的爱毫无保留。

这正是:年少时自我,长大后担当。


轻触查看原文链接。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人民日报所有,内容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。如遇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本网

发表您的看法

加载失败,请刷新页面。若该问题持续出现,则可能是评论区被禁用。